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更新时间:2019-03-04 17:42

【概要】: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了解一个情况,其中的过程是支付不加、收到不加,我们要记住一些公式,为何如此,大家读完本文就知道其中缘由,了解更多该资讯内容,请阅读全文。

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如果涉及补价,则应区别支付补价与收到补价,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1。支付补价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支付补价的,基本原则与没有涉及补价时的会计处理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需要考虑补价因素,即,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用公式表示为: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收到补价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收到补价的,应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收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上式中,减数的经济意义在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中,相当于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部分,其盈利过程已经完成了。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扣除盈利过程已经完成的成本,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即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所收到的补价是与该部分账面价值相对应的收入,两相配比,即为应确认的净收益。

需要说明的是,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之所以只计算应确认的收益,而不计算应确认的损失,这是建立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基础上。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此时,就不能采用上述公式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而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扣除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期末,再按有关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用公式表示为: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有哪些

不涉及补价的,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其中,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层次:

(1)资产本身有公允价值,存在活跃的市场,可以直接得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2)资产本身无活跃的市场,但同类或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的市场且价值可靠;

(3)资产本身无公允价值,且同类或类似的资产也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则应采用一定的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

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法确定公允价值,则认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的计量,应采用账面价值模式计量。

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由善学会计整理,都说学好会计不容易,有的人工资高的不行,有的只能糊口,要学好,就要钻研,更多会计学习的内容尽在本网,有问题请咨询。